被誉为“最善良的法官”弗兰克·卡普里奥走了。
看过他不少的审案视频,我老是记不住他的名字,但他那张真诚的脸和他温情幽默的审案让我无法忘怀。
卡普里奥是一位将同理心与法律权威完美结合的美国的地方法官。他通过具体案件展现了司法的温度,虽有争议,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怀、对推动司法公平的努力,是值得我们尊敬,也是值得法官们学习和效仿的。
在我们的理念中,“法不容情”,甚至是“无情”。而卡普里奥用他的作为打破了人们对法庭刻板的印象,让人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。卡普里奥的做法决不是孤例,我弟弟在英国就打了一场类似的官司。他去机场接人违规停车,被警察警告,但他没有及时将车开走,被警察二次执法,处以罚款和吊销驾照的处罚。后来上了法庭,要求撤销吊销驾照的处罚,理由很简单,需要驾车上下班,没了驾照就没法开车,没法开车就没办法上班,上不了班就没有收入,没有收入就没法生活,所以,不能吊销驾照。在我看来,这算不上什么充足的理由,官司胜算不大。结果是法官很温情,他同意发还驾照,在他看来,尽管违停有错,但错不至于剥夺一个人的生存权。这样一场官司竟然打赢了。这和我们日常的宣传好像不怎么照,但它却是真实发生的。
卡普里奥走了,人们怀念他,其实是在怀念一种理想的公共互动的模式。当权者(法官、还有其他官员)不应是冰冷的规则的执行机器,而应是有血有肉、能理解他人困境的“守护者”。同时,我们的规则应保留足够的弹性去容纳人性的弱点与生活的复杂性。社会应当珍视并鼓励这种共情与善良,将其视为与规则同等重要的基石。
卡普里奥被人们所怀念,是一场社会情感的大规模投射。他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现行系统中缺失的东西,也映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一個更友善、更体贴、更有人情味的世界的美好渴望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