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与《诗经》



鲁哀公十一年,春。

孔子站在庭院中,望着满地的竹简,眉头紧锁。这些年来,他周游列国,收集了无数诗篇,如今终于回到了鲁国。然而,面对堆积如山的竹简,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
“老师,”子路抱着一捆竹简走来,”这是从卫国带回来的《卫风》,您要看看吗?”

孔子接过竹简,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。竹简上刻着古老的文字,有些已经模糊不清。他小心翼翼地展开,轻声诵读:“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……”

忽然,一阵风吹过,竹简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。孔子仿佛看到了淇水河畔,一位女子正在浣洗衣裳。她的歌声悠扬,带着淡淡的哀愁。那是卫国的一位采诗官记录下来的民歌,讲述着百姓的喜怒哀乐。

“老师,”颜回轻声提醒,“该用膳了。”

孔子这才回过神来,发现自己已经站了整整一个上午。他揉了揉酸痛的腰,苦笑道:“老了,不中用了。”

用膳时,孔子依然心不在焉。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诗篇中的画面:周王室的宴乐、诸侯的征战、百姓的劳作……这些诗篇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整个天下的兴衰。

“老师,”子贡忍不住问道,“您为何如此执着于整理这些诗篇?”

孔子放下筷子,正色道:“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这些诗篇中蕴含着先王的教化,百姓的心声。若不加以整理,恐怕后世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了。”

子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
夜深人静时,孔子独自在书房中整理诗篇。烛光摇曳,映照着他苍老的面容。他小心翼翼地用刀笔修改着竹简上的错字,不时停下来思考。

忽然,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。抬头一看,竟是年仅八岁的孙子孔伋。

“爷爷,”孔伋怯生生地说,“我睡不着,想听您讲故事。”

孔子慈爱地笑了笑,将孔伋抱到膝上:“好,爷爷给你讲个故事。”

他随手拿起一卷竹简,轻声诵读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……”

孔伋听得入神,不知不觉睡着了。孔子轻轻将他抱到榻上,盖好被子。看着孙子熟睡的面容,他忽然感到一阵欣慰。这些诗篇,终将传承下去。

然而,整理诗篇的工作并不顺利。有些竹简已经腐朽,字迹难以辨认;有些诗篇残缺不全,需要反复考证。孔子常常工作到深夜,眼睛都熬红了。

一天,子路急匆匆地跑来:“老师,不好了!库房漏雨,有些竹简被水浸湿了!”

孔子大惊,连忙赶到库房。只见屋顶漏了一个大洞,雨水正滴滴答答地落在竹简上。他顾不得年迈,亲自爬上屋顶修补。下来时,不小心扭伤了腰。

“老师,您休息一下吧。”颜回心疼地说。

孔子摇摇头:“不行,这些诗篇比我的性命还重要。”

就这样,孔子拖着病体,继续整理诗篇。他将诗篇分为风、雅、颂三部分,又细分为十五国风、大雅小雅、周颂鲁颂等。每一首诗,他都要反复斟酌,力求完美。

一次,他在整理《豳风》时,发现一首诗残缺不全。他苦思冥想,却怎么也想不起缺失的部分。这时,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在豳地遇到的一位老农。

“子路,”他吩咐道,“你速去豳地,寻一位名叫季子的老农。他或许记得这首诗。”

子路连夜出发,十日后带回了好消息。那位老农果然记得这首诗,还唱了出来。孔子欣喜若狂,连忙记录下来。

然而,孔子的身体每况愈下。他开始咳嗽,有时甚至会咳出血来。弟子们劝他休息,他却说:“我的时间不多了,必须抓紧。”

终于,在一个深秋的夜晚,孔子完成了《诗经》的整理。他抚摸着整齐的竹简,长舒一口气:“终于完成了。”

第二天,孔子召集众弟子,将整理好的《诗经》交给他们:“这些诗篇,承载着先王的教化,百姓的心声。你们要好好研读,传承下去。”

弟子们郑重地接过竹简,齐声应诺。

不久后,孔子病逝。临终前,他握着孔伋的手,轻声说:“记住,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……”

孔伋含泪点头。

多年后,孔伋长大成人,成为一代大儒。他将祖父整理的《诗经》传授给更多学子。这些诗篇,如同一颗颗明珠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
每当春风吹过,鲁国的学子们就会吟诵《诗经》。那些古老的歌谣,仿佛穿越时空,将孔子的教诲传递给后世。而孔子整理《诗经》的故事,也成为了千古佳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。

在鲁国的宗庙里,供奉着孔子整理《诗经》时用过的刀笔。每当有人前来祭拜,都会听到风中传来悠扬的诗声:
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……”

那是孔子的声音,穿越千年,依然清晰。


关雎
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
【译文】

关关和鸣的雎鸠鸟,相伴在河中的小洲上。贤良美丽的女子,是君子追求的好对象。

长短不齐的荇菜,左边采采右边采采。贤良美丽的女子,做梦都在追求她。

追求不到美丽的她,我日思夜想难忘怀。想来想去一直想,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

长短不齐的荇菜,左边采采右边采采。贤良美丽的女子,我弹琴鼓瑟来亲近她。

长短不齐的荇菜,左边采采右边采采。贤良美丽的女子,我敲钟击鼓来使她快乐。


【故事】

《关关雎鸠》是《诗经》中的第一首诗,诗以关雎鸟相向合鸣,而兴起淑女与君子的联想。传说孔子为教学需要曾编纂过诗经。他说:”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孔子说:”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’。”

Post a Comment

后一页 前一页